今年五月以来,印度和美国的关系持续恶化。最初的分歧仅限于外交层面永旺配资,特朗普认为自己在促成印巴避免核战争上有所贡献,但印度并不承认这一点。随后,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领导人对印度发表负面言论,并施加了关税惩罚,手段不断升级。
尽管印度对此表示不满,但仍试图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印度至今无法理解特朗普政府为何打压印度,毕竟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莫迪和特朗普都声称彼此是最好的朋友。
为了表达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满永旺配资,印度最近迅速改善与中国的关系。8月31日,莫迪访问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这是他自2018年以来首次访华。除了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会晤,莫迪还在天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亲密互动。印度方面透露,普京计划在今年年底访问印度。
9月1日,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正式会晤前,印俄领导人同乘一辆车,一对一交谈了近一个小时。然而,印度在改善与中俄关系的同时,也小心翼翼地保持了一定尺度。例如,为了减少访问中国的敏感性,莫迪特意在访问中国前安排了访问日本作为某种形式的外交对冲。莫迪也是少数几个不参加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上合国家领导人之一。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印度的角色也不算积极,不仅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会议,还在多边平台上不断提出双边分歧。
由于担心被美国视为“反美”,印度拒绝了莫斯科提出的在天津召开中俄印三方领导人会议的要求。对于9月8日巴西组织的金砖领导人特别峰会,印度只派出了外交部长参加。
印度还努力加强与美国盟友日本和欧洲的外交协调,希望共同推动特朗普政府恢复对印太战略的热情,以促使美国“回心转意”。然而,这可能反而激怒了特朗普政府。美国最近通过了一项法案,拟对印度外包行业进行打击。
印度仍寄希望于拜登政府时期的战略期待。莫迪政府过去将战略赌注押在美国身上,但现在却难以享受到美国的慷慨和优待。
显然,印度高估了中美战略竞争的可能性。虽然华盛顿需要能够平衡遏制中国的伙伴,但这个伙伴不一定非得是印度。对美国来说,印度的崛起充满不确定性。华盛顿对中国崛起已经后悔莫及,认为美国提供的国际政治秩序助力了中国的全面崛起。美国不会允许另一个亚洲强权崛起。著名学者萨克斯指出,美国不会允许印度大幅扩大对美出口,就像现在不允许中国这样做一样。
任何其他大国的崛起,除非是在华盛顿控制范围内,否则都是美国难以容忍的。如果印度无法接受一种被美国深度控制的盟友角色,那么印度的崛起注定无法被美国“接受”。试图与美国平等地构建“非正式盟友”或“默契盟友”,多半只能是印度的战略幼稚。
华盛顿在对华战略上缺的不是盟友,而是真正有能力、有意愿对抗中国的伙伴。然而,印度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站在对抗中国的最前线。5月7日的印巴空战表明,印度的强制力量尚且难以对付巴基斯坦,而与中国地理邻近的现实决定了印度需要永远警惕美国与中国和解的可能性。
经常有人认为,因为拒绝与美国结盟,印度不会成为华盛顿忠实的盟伴。然而,即使新德里愿意与华盛顿结盟,华盛顿也不愿意接纳这个庞大的国家。对华盛顿而言,与新德里结盟的代价过于庞大。盟友关系不仅体现在条约上的责任和义务,还要实现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融。新德里过于贫穷,华盛顿不愿意背负这样的负担和道德责任。
我们不应忘记,2021年印度爆发新冠疫情时,拜登政府坚持限制新冠疫苗原材料出口永旺配资,对印度的需求无动于衷。
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